《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版)》更新了什么?


发作性睡病是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通常以过度嗜睡和猝倒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发作性睡病的认识,推进其规范化诊疗进程,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于5月8日发布了《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版)》(简称新版指南),该指南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玉平教授牵头,5位专家执笔,47位专家倾心撰写而成。
 
6月15日,《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版)》解读大咖圆桌会议在线上召开,王玉平教授担任了本次会议主席,与此同时,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赵忠新教授和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唐吉友教授也受邀莅临会议现场。据悉,赵忠新教授为《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版)》(简称2015版指南)牵头人,新旧两版指南牵头人相聚所发生的思维碰撞,激发了对发作性睡病指南的更多深入探讨。圆桌会议开始前,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睡眠专科负责人唐吉友教授对新版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
 
指南解读:深入剖析临床表现以及诊疗概况
唐吉友教授指出,发作性睡病是全球公认的罕见病,我国台湾地区的患病率为0.0129%,虽然我国经过多年的公众教育,但是目前在患者组织“觉主家”明确登记姓名的患者仅有1600人左右,在几个睡眠中心登记的病例尚不足6000人。由于发作性睡病存在公众认知不足、重视不够等问题,从发病到确诊平均延迟8-22年,加之有效治疗药物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突破发作性睡病的诊疗困境,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对2015版指南进行了更新,立足于中国发作性睡病诊疗现状,新版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系统的诊疗参考和更详细的用药指导。
 
发作性睡病的临床表现
唐吉友教授表示,在新版指南中,发作性睡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作性日间过度思睡(EDS)、猝倒、入睡前幻觉、睡眠瘫痪和夜间睡眠紊乱。
 
EDS是发作性睡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白天难以遏制的困倦或睡眠反复发作,患者在单调、无刺激的环境中更容易入睡,甚至一些患者可能在行走、吃饭、说话等活动时突然睡眠发作,呈现出一些无意识的行为或不刻板的动作。由于EDS每日均会发生,导致患者日间不能维持觉醒,因此,患者还会伴有持续注意力和精神运动警觉性的下降。
 
猝倒是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可决定发作性睡病的临床分型,发生率约75%。猝倒通常在EDS出现后1年内发生,也可表现为首发症状。猝倒可表现为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局部症状包括眼睑下垂、吐舌、膝盖弯曲、身体前倾、肩下垂、头下垂等症状,全身症状表现为瘫倒在地。由于猝倒发作时的症状复杂多样,因此,患者在临床极易被误诊。
 
入睡前幻觉在发作性睡病患者中发生率为33%~80%,一般发生在入睡前,也有少数患者发生在睡眠向觉醒转换期。这种幻觉多伴有恐怖或不愉快的体验,通常为视觉或体感幻觉,也可表现为听觉、平衡觉或多种感觉复合形式的幻觉。
 
睡眠瘫痪发生在刚入睡或从睡眠向觉醒转换过程中,通常发生率为25%~50%,发作时患者虽然意识清醒,但无法自主活动或讲话,常伴呼吸困难和各种形式的幻觉,多为恐怖性体验,一般持续数十秒到数分钟,在外界刺激下可立即恢复正常。
 
夜间睡眠紊乱包括夜间睡眠不安,表现为反复夜间睡眠中断、觉醒次数增多和时间延长,发生率为30%~95%。在1型发作性睡病中更常见,是临床治疗的难点。
 
唐吉友教授最后补充到,除上述症状以外,发作性睡病患者还会伴有肥胖、精神障碍和认知功能损害等症状。肥胖在青少年中发生率较高,在成年人中则相对少见。精神症状一般为患者就诊的首发症状,可严重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学习,临床治疗较为困难。认知功能损害常表现为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和持续注意力缺陷,程度与发作性睡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相关,但大脑功能并没有受到损伤。
 
发作性睡病的诊断
唐吉友教授指出,发作性睡病可分为发作性睡病1型和发作性睡病2型。新版指南将发作性睡病的诊断绘制成了流程图,优化了发作性睡病的诊疗路径,实用性更强。

 
唐吉友教授强调,根据新版指南,对于EDS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的患者,如果有猝倒的发作,且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检查平均睡眠潜伏期≤8分钟并出现≥2次入睡期REM睡眠(SOREMP),脑脊液中Hcrt-1水平≤110 pg/ml(或正常参考值的1/3),即可诊断为发作性睡病1型。如果标准MSLT检查平均睡眠潜伏期≤8分钟并出现≥2次SOREMP,但是没有猝倒的发作,脑脊液中Hcrt-1水平>110 pg/ml(或正常参考值的1/3),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后,即可诊断为发作性睡病2型。
 
发作性睡病的治疗
唐吉友教授介绍到,目前发作性睡病暂不能治愈,新版指南建议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发作性睡病主要是对症治疗,药物治疗可控制发作性睡病的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发作性睡病的主要症状,新版指南推荐:
1). 治疗EDS的首选药物是替洛利生、莫达非尼、γ-羟丁酸钠等,其他药物包括阿莫达非尼、哌甲酯缓释片、索林非妥、马吲哚等。哌甲酯在我国的临床应用相对广泛,但由于不良反应较多,患者对其耐受性较差。
2). 对于猝倒的患者,常用药物主要为替洛利生、γ-羟丁酸钠和抗抑郁剂。
3). 对于入睡前幻觉和睡眠瘫痪的患者,常用药物为替洛利生和γ-羟丁酸钠。夜间睡眠紊乱的治疗相对较为困难,苯二氮卓类、γ-羟丁酸钠和巴氯芬对其有一定的疗效。
 
唐教授补充到,替洛利生于2016年和2019年先后在欧盟和美国被批准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是非精神管控药物,在新版指南中,替洛利生首次在中国被推荐用于发作性睡病的一线治疗。
 
唐吉友教授同步指出,非药物治疗是治疗发作性睡病的基础,包括日间规律小睡、睡眠卫生习惯以及社会心理支持和认知治疗,可作为终生治疗方案。
 
圆桌讨论:千锤百炼,指南更新有望惠及更多患者
新版指南解读后,赵忠新教授、王玉平教授和唐吉友教授共同对新版指南进行了探讨。赵忠新教授指出,我国发作性睡病领域的专家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及研究成果,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新版指南在2015版指南的基础上,补充和更新了发作性睡病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量表评估与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以及治疗六个方面的新进展。与2015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的结构更系统,内容更全面,推荐更具体,为中国发作性睡病的管理提出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王玉平教授表示,发作性睡病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罕见病,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极易造成临床医生的漏诊和误诊,新版指南中新增的诊断流程图和鉴别诊断可优化发作性睡病的诊疗路径和减少误诊的发生。新版指南顺应发作性睡病治疗的发展趋势,对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及时更新,缓解了发作性睡病无药可依的现状。替洛利生首次在中国被推荐用于发作性睡病的一线治疗,可减少抗精神类药物的使用,简化治疗方案,成为中国发作性睡病患者新的治疗选择。
 
唐吉友教授最后强调,新版指南推荐了更多的发作性睡病治疗新药,希望未来我们可以积累更多的临床用药经验,惠及更多患者。
 
欲了解更多发作性睡病诊疗相关内容,可到中华神经科杂志官网下载《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版)》全文,下载链接:
http://rs.yiigle.com/CN113694202205/1374659.htm